实习网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实习网动态
全部 41 实习网动态 40 行业动态 1

东元书苑闲谈之六 谈谈“协同集成”思想的产生与演进

时间:2024-02-27   访问量:43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正在或者已经取代工业化而成为时代的主体。这个信息化时代是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在中国准确地说是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和实施电子商务方式开始的。

 

而我是在1995的年中开始参与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个项目——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的运作而进入到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算是中国最早进入到这个领域的一批人中的一员。算下来,迄今已近三十年了。

 

在这近三十年中,我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实务方面做了三件事:

 

1、1995-2000,主持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南京经营中心、“商友资讯”电子商务平台的组建、管理、运营;

 

2、1999-2006,主持高校电子商务及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训系统的开发、运用;

 

3、2007-2019,创办中国创业实习网并主持其管理、运营。

 

这三件事在当时做得还不错,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国内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只是没赚到什么钱。

 

而对我而言,在这近三十年中,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不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实务方面取得的小有的成就,而是在信息化理论上、在信息化思维上提炼出一个概念:协同集成。并将“协同集成”这个概念提升到信息化普遍的管理方式和特质性的思维方式的高度上来加以认知。

 

以我看,互联网、信息化的运势是什么?可用“协同集成”四个字来概括;亦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集之大成,协之大同”。

 

对“协同集成”概念的认知,从我来说,最早形成于1999年末,2000年初。当时,我在主持做两件事:

 

一是为南京经济学院(现南京财经大学)的电子商务实验室搭建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

 

在1998、1999年间,国内已有高等院校尝试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江苏高等院校中最早开设电子商务教学课程的是南京经济学院(现为南京财经大学),领头的是一个名叫晏维龙的老师,他在南京经济学院创办了一个电子商务实验室。可晏维龙老师那时对电子商务很是茫然,用作实验室的房子有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环境也有了,钱也花了不老少,可对电子商务的软件系统如何开发如何运用,他却没有概念,有点无从下手。不知是谁告诉他的,他就找到我们这个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试点项目的“商友资讯”,向我们请教。我们就向他说了一通,算是给这位老师作了电子商务的“启蒙”(晏维龙原话)。之后,晏维龙老师代表南京经济学院委托我们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软件平台系统。我和詹玉宣(原江苏省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商友资讯”总工程师)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在“商友资讯”的几个系统(CGOS系统、“商友资讯”网站系统、时空书店系统等)的基础上整合集成为一个电子商务实验实训系统,安装在他的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中。同时,还协助南京经济学院邀请组织了以王道五(当年江苏省电子工业厅副厅长)、詹玉宣为首的专家组。结果很成功,南京经济学院电子商务实验室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的验收,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这是江苏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的省级实验室,还是“重点”。在国内是不是第一个,我没考证过,我想即便不是国内第一,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之一。这个晏维龙,从这里起步,从实验室主任、到系主任、再到淮海工学院院长、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南京审计大学校长。而我们在这个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领悟到协同化、集成化的重要。

 

二是筹备召开一个全国性的以网络经济为主题的大型论坛。

 

20005月,我们在南京山水大酒店组织举办了题为“网络经济的挑战:政府与企业”的大型论坛。这在国内同类活动中也是办得比较早的,参会、展示并演讲的人士层次也比较高,如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时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王珉、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时任江苏省计委主任钱志新、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洪银兴等。邀请到会现场展示和演讲的还有微软、IBM、北大方正、中国电信等著名的企业。在这个会上,互联网初期的各种思维展开了碰撞;当年比较前沿的系统与解决方案在展示中也展开了交流;“商友资讯”平台在这个会上被誉为“江苏电子商务第一网站”。正是从这个时候,我们形成了对“协同集成”的基本认识。当年我和詹玉宣一同探讨“协同集成”方式时,形成了开发电子商务协同系统的“搭积木论、厨房论、平台论、协同化”等方法上的一系列认识。立足于这一认识论、方法论的基础之上,这才有2001-2002年的中国第一套《电子商务系列教材》的编写出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月),才有了2003-2004年的《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丛书》的编写出版(科学出版社20049月),才有了之后的对“协同集成”理论的深化认识,直至今天从思维方式层面上的认知。

 

“协同集成”这个用语、这个概念、这个思路,是中国第一套《电子商务系列教材》中詹玉宣主编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由我与别人合著《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两本教材中的主题、核心思想。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将组织编写中国第一套《电子商务系列教材》的史实交待一下。

 

南京经济学院之后,南京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正德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相继找到我们“商友资讯”,商讨开发“电子商务实验实训系统”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2001年的秋天时,各院校反映,电子商务专业刚刚兴起,各院校是一无专业教师,二无专业教材,三无实训系统。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遇到瓶颈。恰巧,在这个时候,我和詹玉宣为出版《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一书,正在和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张绍来编辑商量中,张绍来编辑认为最好是出几本教材,我说可以组织多所高校老师共同编写一个系列教材,东大出版社出版。张绍来回去向出版社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就定了下来。

 

2001深秋的一天,我约了詹玉宣、宁宣熙(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管学院原院长)、都国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工商管理系主任,现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绍来(东南大学出版社原电子编辑室主任、副社长),来到时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黄奇教授处,在信息管理系实验室的一个角落,拉来六张凳子,开了一个最简捷的会议,决定组织起一个编委会,联系省内一批高校的老师,共同参与编写《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委托黄奇主任提出一个编写教材的目录大纲,择日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目录大纲并成立编委会。当晚,黄奇主任作董,请我们六人吃了晚饭,喝了点酒。这件事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随后,相继召开了三次编委会会议,确定了首批教材的书目与各本教材的主编,并由各主编在规定的时间提出各自的编写大纲,并规定了整套教材的编写总体指导思想和体例。好家伙,参加的院校还真不少,共有二十多所,几十位老师,确定了首批编写出版的教材共十三本,分别是:《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项目运作》、《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验教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与数据库应用》、《网络广告实务》、《电子商务教学实验指导书》。并邀请时任东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冠群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编委会决定,要求各位主编抓紧编写,要赶在2002年春季出版发行,将系列教材送到各院校的课桌上。

 

2002年春节过后,张绍来告诉我,首批书在四月份可以出来,我决定着手筹备召开一个电子商务教学与实验方式研讨会。20024月会议如期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所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到南京参会。会议开得很成功,许多老师提出一个需求: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培训活动。

 

接下来,编委会不定期地召开“电子商务教学与实验方式研讨会”和“电子商务教师培训班”,从2002年到2003年春季“非典”爆发前的一年中,我们先后举办了六、七次的会议及培训班,参加的全国高校有200所之多,总人次有近500人之多。深受广大院校与老师们的欢迎。

 

在《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中,就已经体现出“协同集成”的思路。詹玉宣主编《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就是按“协同集成”及“搭积木论、厨房论、平台论、协同化”等方法来编写的。而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一书中,我曾写下这样一段归纳性的描述:

 

“在网络时代,综合各种认识和观念,比较好的一种思路是按照协同化的要求来实现企业信息化。换言之,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已进入走向协同化企业信息化的新阶段。

协同化,是要对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管理系统软件按照一个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运行秩序来规划设计,把所有的管理系统建构在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达到资源共享,互连互通互动,集成为一套相互配套的协同化大系统,可称之为企业信息化协同集成系统。

网络时代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选择——协同集成。”

 

这是我最早的对“协同集成”概念的阐述和归纳。写作时间是2001年下半年。

 

而到了2003-2004年时,在时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教授的支持下,“商友资讯”组织了六十多位专家教授,编写了一套《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丛书》(科学出版社20049月出版),钱志新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原规划二十本,分别是:1《企业商务电子化导论》、2《商务电子化与企业管理变革》、3《企业商务电子化技术基础》、4《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协同集成》、5《企业客户关系管理》、6《企业业务流程重组》、7《企业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8《企业移动商务运作与管理》、9《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10《供就链管理与虚拟产业链》、11《信息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2《企业财务电子化管理》、13《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运用》、14《生产制造过程数字化管理》、15《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16《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17《企业业务智能系统》、18《企业知识管理系统》、19《企业商务电子化项目管理》、20《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案件选编》。后来编写出版了共十八本,因“移动商务”与“业务智能”两个主题,在当年一时没选中合适的主编而未能成书,深层原因是当时也只能提出选题,理论和实践均不完全具备成书的条件)。这套丛书的核心理念就是“协同集成”。

 

我在“丛书”的出版说明中写道:

 

“‘丛书’按‘协同集成’的思路,为企业商务电子化具体运作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丛书’总体思路明确,体系完整,即企业所有商务活动都要实现电子化,企业商务电子化要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体现流程化、互动化、协同化,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构建企业商务电子化全面的应用体系和解决方案,将多种管理系统功能按协同应用的原则集成在Web环境的平台上,构建一个以电子商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覆盖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全部过程和各个层面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现内外部信息资源共享,互连互通互动,以实现智能化决策支持的协同管理。这是一个总纲,一条红线,整套丛书以此构成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丛书”中有一本钱志新教授担当主编、我参加编写的总纲性的著作即《企业商务电子化导论》,它集中地体现了“协同集成”的思想。我在“导论”的第2章和第9章对“协同集成”的思想作了一系列的阐述,并按“协同集成”的要求提出了一个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框架。

 

在第2章中写道:

“电子商务表现出协同集成的战略要求,协同集成是大趋势。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产物,是网络经济的制高点。网络技术给企业信息化带来又一次重大的创新,这个创新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电子商务理念与方式的引入,从而推动了协同化商务电子化的发展。
  对于需要管理创新的中国企业来说,协同集成系统不单是软件产品,而是为企业引进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导入一套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企业商务电子化导论》的第9章“企业商务电子化体系的构建”中对协同集成系统管理方式、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用五句话,二十个字作出概括:

 

“一个平台,两网互动,三层协同,四流合一,五环相扣”。

 

“‘一个平台,两网互动’,讲是企业商务电子化的网络平台环境的构建;

 

‘三层协同,四流合一,五环相扣’讲的是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软件环境构建,讲的是企业应用协同集成系统的运行方式。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的构建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集成,是我们按协同集成的思路,按企业全面实现商务电子化的目标所提出的一种方式。”

 

发起组织、主持编写《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和《企业商务电子化应用丛书》两套书这两件事,是我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得意之作。而在这两套书的编写中,使我的“协同集成”的思想比较的系统化了,也使得“协同集成”这个概念的内涵显得丰满了起来。

 

我在这里引用我十几年前的文字。是想告诉人们 “协同集成”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协同集成”,已上升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了。而在那时,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移动终端、物联网、区块链还没进入应用,当今天有了这一切后,就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协同集成”的意义了。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移动终端、物联网、区块链这一系列的技术成果,既可以理解为是“协同集成”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是“协同集成”的实现。从当下所应用的一系列的信息化的方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中,协同集成的方式,自然且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管理理念。

 

由于信息化的普及且无所不在,这也就很自然地要求人们将“协同集成”的管理原理、管理方式渗透到各个领域,促使信息化的功能、效用发挥的更好。

譬如说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为数不少的类似问题;

譬如说诸如数百个城市房产信息联网问题以及为数更多的类似问题;

譬如说各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共用的问题及为数好多好多的类似问题;

按“协同集成”的管理方式,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把信息化纳入传统的管理方式中,这些问题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全面地在各个领域实施“协同集成”的管理方式,无疑,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这是必须要进行的一场变革,既是管理方式的变革,也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我在前几年,曾计划写一部书,题目是《协同集成论》,没写成,只有一个大纲和部分文字。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想从管理方式的变革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创新来阐述“协同集成”的理念。

 

集成,古来有两个说法,一是集之大成,二是聚合而成。这两个说法的意思是一致的。注重于结果。

 

现代管理学中对集成的理解:集成(integration)就是一些孤立的事物元素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现代管理学中对集成的认识则注重于过程。

 

我倒是很钟情“协同学”、“协同理论”、“协同管理”。这个“钟情”倒不是看轻“控制论”和“系统论”等,而在一个谋求一种和谐状态的角度来看,“协同”和中国文化中的“中”、“和”理念,和老子的“上善若水”、“利而无害”、“为而不争”的理念有着更多的相通之处。这纯属一种个人的感受。协同化的系统管理,协同化的控制管理,同样,协同化的集成管理,这可以说是顺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人的理念的演化趋势而在新世纪出现的一个交集。

 

在信息化的语境中,我们很熟悉一系列技术性的管理性的术语。其中一个技术术语,叫系统集成。这个词表达的是信息化中的一个技术方式。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为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

 

在信息化中,比较常用的又一个术语,叫平台,平台化是信息化的一个最普遍的特征,这无须多言了。在集成中建立平台,又在平台上实现集成。以至于人们在这个平台化的思想下,延伸出: 21世纪,“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合作”,“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融合”,不一而足。

 

我们还熟悉一个词,叫协同。在信息化中,协同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协同也是信息化的应用中的一个范式,它原不是一个技术术语,但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不仅有了它的技术含义,而且将协同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化系统及流程中所必须遵从的规则。

 

我们还很熟悉一个词,叫共享。在信息化中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信息共享,在一个开放的统一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上,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正是立足于此,人们创造出许多共享性的商业模式(如共享单车),甚至构划出共享经济;信息化的最高境界,是在大平台上的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平台是基础,集成是路径,协同是方式,共享是结果;同样,不能实现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也就没有达到完全的信息化。

 

平台、协同、集成、共享,这就是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最重要的内涵。也是信息化运行的范式、规则,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协同集成

 

在立足于这样一系列技术方式而构成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是一个大规模、多专业、跨领域、多模式的集成应用。所以,我曾经说过,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最大的技术遗产就信息网络技术。那么,这样一个耗费了人类大量智慧而研发产生的庞大的极为复杂的技术平台,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很简单,它就管一件事,管理信息、数据资源。它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有效地管理信息、数据资源,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共享它。

 

就这么简单,但也特别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的信息、数据散落在各个领域,,如何的有效地集成、管理、共享、应用,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在没有一种很好的方式的情况下,是根本做不到的。正是有了计算机、有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运用这个工具来做这件事,就简单多了,正是按照‘协同集成’的方式来做,就简单多了。

 

说它也很复杂,而且是特别复杂,是因为它正切中了一句人们常用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难的常常不是技术上的问题,难的往往恰恰是非技术的原因。举个例子:中国房地产信息实现各城市联网管理,这在2012年那个时期,从技术上讲,那简直就是一个没有任何问题一件事,即便有问题,也不难解决,可就是做不到,连国家住建部信誓旦旦向全国人民承诺在2012年上半年首先实现40个城市信息联网,可时过半年后依然做不到。而管理者却用技术原因来解释。

 

从复杂到简单,这就不只是管理方法上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上的问题了。

 

在我原计划写的《协同集成论》最后的三章的标题分别是:

 

“协同集成:集之大成,协之大同”;

 

“从复杂到简单:系统管理的最佳方式”;

 

“殊途同归:信息网络技术化腐朽为神奇”。

 

可惜的是,这三章一个字都没写。单从标题上看,我是想阐述并倡导“协同集成”所引发的思维方式。

 

信息化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能,“集之大成,协之大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不同的逻辑、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方式通过信息化最终而实现“殊途同归”。

 

譬如说,一个ERP系统,就让所有的企业接受同一化的管理;

 

譬如说,一个3w协议格式,就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在互联网上实现交互;

 

譬如说,它能让所有的人能够接受最好的医疗保健指导;

 

譬如说,它能让所有的人听到、看到最好的老师的授课;

 

譬如说,一部智能化手机,就让所有的人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

 

譬如说,一个大数据的云平台+物联网,就能实现“万物互联”。

 

信息化,也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起势,至今也只有30多年。信息化,是一大群智慧型人创造发明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小部分人,而一大群一大群智慧型的人,持续了几十年,或是在一个同一时期平行地开拓,或是接力捧式的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如果说,工业革命、工业化在前200年中占着主导地位,那么,从现在起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占主导地位的必定是信息革命、是信息化,这个格局不会改变,能改变的是信息化本身在不断的创新。信息化,在造福全人类,也在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协同集成”的思维方式,所揭示的正是实现人的自由自主发展的路径。信息化,用不断的创新牵引着人类社会向“集之大成,协之大同”、“殊途同归”的目标前行。

 

经过近三十年,在参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实务和活动中,我对“协同集成”,所要说的,也就包含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协同集成”,是信息化的范式、规则;

 

第二层含义是:“协同集成”,是信息化时代普适性的管理方式;

 

第三层含义是:“协同集成”,是信息化时代特质性的思维方式。

 

 “九九归一”:“集之大成  协之大同”,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趋势。

 

 


上一篇:“协同集成”概念是认知信息化的的一把钥匙

下一篇:我对互联网演进的认识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