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网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实习网动态
全部 78 实习网动态 77 行业动态 1

《庞青说史》之一 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化文明而进入信息化文明(3)

时间:2024-12-15   访问量:23


人类的文明史,有的说有一万年,也有的说六千年,也有的说五千年,也有的说三千年的。中国的文明史,有五千年之说,也有三千年之说。

 

最近有一种说法,我们正处在三千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我的理解,现如今我们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都在展开、推动、建设、发展信息化文明,就是人类历史三千年以来的最大变局。

 

 

三、信息化文明:“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人”“自组织化”的创造

 

我在前面曾说过一句话: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同过去的时代更迭表现的很不一般,很不一样。

 

在农业文明出现时,出于对自然资源占有的维护和扩张,从部落而转变、演进到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血腥的纷争;

 

同样,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时,受“资本”的逻辑所驱动,也发生了许多的“吃人”的血腥的争斗。

 

而在工业化文明向信息化文明过渡时,几乎不曾发生过任何的血腥的纷争,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全世界所有的人中几乎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抗拒,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坦然的欢迎和接受,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积极地、主动地、甚至是自发地参与到信息化的大潮之中。

 

应当说,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很幸运,遇到了信息化,生活在信息化这样一个大平台上,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正在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前行。信息化文明,也就在人们所自然选择的,以智力、智慧的发挥为主体的,自主自由的支配自己时间的方式之中,悄然而至。全世界的各种力量、所有的成员,都在很自然的、合力性的创造着信息化时代的未来,在创造着信息化文明,将人类的文明推进到第三个阶段即信息化文明阶段。

 

现在人们均已承认,推动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勇气的人,是那些能够自主自由支配自己时间自我行为的人。而在中国信息化初始时最早涉足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那批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们更应当受到赞赏和感谢!应当对那些参与历史创新的先行者们表示敬意!

 

首先要提及的是被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钱天白教授。1987年9月20日这一天,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但是,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直到1994年5月21日才完全改变。这一天钱天白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

 

而主持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这项创举的就是那位女科学家,胡启恒。还有一位老同志,高新民,曾担任过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后与胡启恒共事,担任多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对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发展功不可没。

 

民间在互联网领域涉足最早的是于1994-1995年间创办 瀛海威时空”王树新女士。1995年初,张树新走进中国邮电部,申请做互联网服务得以通过。张树新仿照 “美国在线”的模式,建了一个网站,叫“瀛海威时空”,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担当起了启蒙老师的角色。1995年底,瀛海威在北京中关村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向北1500米处,正是瀛海威刚开办的“网络科学教育馆”。所有人都可以到这个科教馆里面,免费地使用瀛海威网络,免费地学习网络知识。

 

如前所述,中国的电子商务第一个项目就是“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第一支队伍,就是北京总部和八个省市公司这批人。而在1996-1997时,由国家有关部门创办的电子商务项目不只有“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一个,继“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之后,国家经贸委创办了“中国商品交易系统”,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物资总局等单位创办了“全国库存商品电子交易系统”,外贸部创办了一个“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其他方面的还有“中国化工网”、“中华英才网”等等。“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南京经营中心”团队较早的在互联网上开设的商业网站“商友资讯”和“时空书店”(1997年);随后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合作,在“时空书店”网站上成功的实现了中国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支付(1998年9月15日)。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的团队为代表,他们是中国第一批电子商务的尝试者,是最早吃电子商务这只“螃蟹”的一批人。他们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行者,他们有勇气、也更有创新精神。这批人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也功不可没。

 

正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这样颠复性的创新,吸引着一大批一大批的人投身其中;也正是这一大批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的努力,使得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异乎寻常的丰富多彩。同时,互联网、电子商务也成就了大批大批的人,如以钱天白、胡启恒、高新民为代表的最早涉足互联网的那批人,如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的运作团队为代表的最早涉足电子商务的那一批人,如早年的“赢海威”的王树新,如“8848”的王俊涛、“当当书店”的李、俞夫妇,如三大门户网站的王志东、丁磊、张朝阳,如任正非、马云、李宏、马化腾、刘强东,如在早期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开发的以陈钟等人为代表的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如在早期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的方兴东、李琪等等等等。一批一批,一代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可算是经历了三代或四代人了,队伍宏大的很。

 

我们看到,近三十年来,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发明、创新、创造直到成功,是众多的个人(或团队)自发、自主的行为,是大量的一个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或团队)运用他们的智力因素的创造;我们还看到,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发明、创新、创造直到成功,是在“自由时间”中启发、启动、实现的;信息化普遍性的应用与爆发式的发展,是数十亿的个人充分运用自己的自由时间而推动、促成的;可以说,在信息化大平台上、大环境中,智力型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能量、自由时间的创造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

 

信息化文明必将颠覆工业化文明中的很多东西,我看到的其中的一点就是: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内在动力是“劳动时间”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内在动力,就是“自由时间”

 

人们一直是将“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相对应。而在信息化时代,对“自由时间”的认识也将有新的升华。“劳动时间”,是什么,是劳动力的付出,是劳动力资源的运用、发挥的一种方式;同样,“自由时间”是什么,是人的自主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劳动力的付出,是劳动力资源的运用、发挥的又一种方式,而且是一个个人自主自由地运用、发挥。“自由时间”也即是劳动力资源,是信息化时代最丰厚的劳动力资源。

 

当历史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2000年之后,“信息化”或称“互联网化”、亦称“数字化”,成为了全社会的浪潮。现如今的中国,无论是你在意还是不在意,是有意还是无意,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无选择的还是有选择的,几乎所有的人都离不开信息化。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在享受着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被时代潮流所推动,成了信息化的参与者、建设者。这就是“信息化”、“互联网化”、“数字化”所引发的最广泛的运用人的自由时间投身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方式。那些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先行者和后继者们,他们有勇气、也更有创新精神。他们事实上选择了一种以智力、智慧为主体的自主自由的支配自己时间的方式,在释放自己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的能量,在开创并实施着惠及所有人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极其伟大的建设事业。

 

我们现在经常性地在不同的场所,会遇见录制短视频、直播短视频的人,在各类的互联网的平台上,我们也能很方便地看到短视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展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用内容庞杂、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百花争艳等词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参与的人之多,那是无法统计的,全中国参与人员的总量恐怕要用百万这个数量级来计量。应当说,从设计短视频、录制短视频、直播短视频而言,这是一项高度发挥智力、智慧因素的智力劳动,当然也需要体力,但最主要的是智力和智慧。而参与这项活动人,大量的正是运用各个人的自由时间在进行着短视频创作与推广。很显然,这又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特别是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的释放”,在自由时间中蕴含着巨大“劳动力资源的创造力”,也即是“自由时间的创造力”!

 

类似于“录制短视频、直播短视频”的依靠智力、智慧因素而展开的劳动内容,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可以罗列出一大串一大串。可以说,所有的活动,也都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的释放”,在自由时间中蕴含着巨大“劳动力资源的创造力”,也即是“自由时间的创造力”! 在这样“劳动力资源特别是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的释放”中,创造出多少科研成果、技术成果、设计成果、软件成果、学术成果、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视频图片、音频作品等等?又促成、实现了多少交互、交流、交易行为;又还推动、实现了多少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行为?又创造了多少的价值?目前虽无法计量却客观实在!

 

令人惊奇而又费解的,不禁要问:这大量的、海量的知识、精神、文化、物质活动的创新创造,是谁在组织的呢?可以说有人组织,也可以说,没有人组织,是一种很自然的“自组织状态”。参与这一大串一大串的“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释放”活动的人,大量的是自发的、主动的、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为,这一大串一大串的“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释放”活动,是在一种“自组织状态”中完成的。

 

受“自由时间”这个最强大的内在动力所推动,信息化文明必将颠覆工业化文明中的很多东西,我看到的其中的又一点就是:在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组织方式是以传统的“授受组织方式”为主导,那么,到了高度发达信息化时代,社会组织方式就将以“自组织化方式”为主导。

 

当有了信息化,当人类社会进入到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将自然自发的形成一种氛围,将自然自发地形成自组织状态,“智力、智慧型劳动力资源自由释放”所需要种种的“自组织化”的环境与条件就将渐渐地具备了。

 

信息化,讲究的是一个“生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的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协同集成的“生态”。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就是一个全社会的各项活动全面地深度实现“交互连接、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就是一种“自组织化”的系统。

 

信息化的“生态系统”运行中还包含的又一层含义是“共享”。“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网文化”思维的最高境界。“集之大成,协之大同”!“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它同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文明相对应,构成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文明的重要内涵、重要特征。

 

“人机互联”的阶段,这个“生态系统”,还不能形成,而到了“万物互联”的阶段,这个“生态系统”就有条件基本成形了,而再到“天地互联”的阶段,这个“生态系统”就将趋于更加成熟、全面、丰富了。

`

信息化的这个“生态系统”,是一个集成、协同、共享的大平台,它无差异地面对所有的人,它给所有的人同等的机会。在信息化的面前,人,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人,你怎么选择、你怎么运作、你怎么发展,是你自己的事,你有充分的自由。从本源上讲,信息化从初始到现如今的快速发展再到今后的高度发达,完全是建筑在许许多多个人通过个性化的自由的创新创造而实现的;同时,这个大平台也为所有的人能够施展他的个性能力创造着条件。

 

信息化,不仅仅将所有的人、所有的主体“网”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是在很自然地推动一个个人成为独立的人、自由的人、平等的人、乐意接受新事物并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这是信息化蘊育的公平、共享、协同、机会均等、追求创新的内涵,对人的发展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与作用。

 

信息化的这个“生态系统”,这个大平台、大环境,并不是什么人、什么社会团体、什么政党、什么政府为着什么什么的目的而设定的,而是在信息化的发展中自然生成的。也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信息化文明,也就在人们所自然选择的,以智力、智慧的发挥为主体的,自主自由的支配自己时间的方式之中,悄然而至”。

 

“自由时间创造力”蕴含着的深层的作用,在昭示着以智力型劳动力资源为主要资源时代到来之后对全社会的深远影响。当“智力型劳动力资源”成为绝对性的主体资源时,全社会将要重新的自然而必然地形成新的规则。我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性的看法:要服从让人尽可能地“自主自由地支配自己行为、支配自己时间”,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组织状态”的运行方式,维护好“自发、自主、自立、自觉、自由、自重、自律”的环境与氛围。

 

在上世纪的1994 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很畅销,整整影响了互联网时代的三十年。书名很惊人:《失控》!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它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人:凯文·凯利(Kevin Kelly)。凯文·凯利是互联网最著名的预言家,经常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有“硅谷精神之父”之称。在《失控》这本书的中文版封面上,有这样一行文字:“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备自治力、适应力与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是最美妙的结局。” 凯文·凯利在三十年前就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的现有的状态,将会出现全面的“失控”,出现全面性的颠覆,互联网在终结工业化的世界,将出现一个“具备自治力、适应力与创造力”“自组织状态”,这是最美妙的结局!这同样亦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自然的结局!

 

在信息化的发展中将自然生成出“人自身的发展”最现代的、最智慧化的“自组织化”的环境。人们在这个大背景下,唯一应当做的,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在这个大环境中,自觉地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自主性的能量来!

新事物并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这是信息化蘊育的公平、共享、协同、机会均等、追求创新的内涵,对人的发展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与作用。

 

信息化的这个“生态系统”,这个大平台、大环境,并不是什么人、什么社会团体、什么政党、什么政府为着什么什么的目的而设定的,而是在信息化的发展中自然生成的。也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信息化文明,也就在人们所自然选择的,以智力、智慧的发挥为主体的,自主自由的支配自己时间的方式之中,悄然而至”。

 

“自由时间创造力”蕴含着的深层的作用,在昭示着以智力型劳动力资源为主要资源时代到来之后对全社会的深远影响。当“智力型劳动力资源”成为绝对性的主体资源时,全社会将要重新的自然而必然地形成新的规则。我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性的看法:要服从让人尽可能地“自主自由地支配自己行为、支配自己时间”,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组织状态”的运行方式,维护好“自发、自主、自立、自觉、自由、自重、自律”的环境与氛围。

 

在上世纪的1994 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很畅销,整整影响了互联网时代的三十年。书名很惊人:《失控》!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它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人:凯文·凯利(Kevin Kelly)。凯文·凯利是互联网最著名的预言家,经常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有“硅谷精神之父”之称。在《失控》这本书的中文版封面上,有这样一行文字:“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备自治力、适应力与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是最美妙的结局。” 凯文·凯利在三十年前就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的现有的状态,将会出现全面的“失控”,出现全面性的颠覆,互联网在终结工业化的世界,将出现一个“具备自治力、适应力与创造力”的“自组织状态”,这是最美妙的结局!这同样亦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自然的结局!

 

在信息化的发展中将自然生成出“人自身的发展”最现代的、最智慧化的“自组织化”的环境。人们在这个大背景下,唯一应当做的,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在这个大环境中,自觉地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自主性的能量来!

 

(《庞青说史》之一连载完)

 


上一篇:《庞青说史》之一第三部分

下一篇:《庞青说史》之二第一部分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