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孙中山《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1995年5月23日,全国工商联主席、民生银行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经叔平向新闻界透露,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建的中国民生银行,近日已得到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始正式筹建。
这家银行系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东均为工商联合员企业;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银行的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总行行址设在北京,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逐步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务经营将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目前,中国民生银行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内可正式挂牌营业。经叔平介绍说,全国工商联组建这家银行,主要是为了缓解民营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矛盾,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它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首家主要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以发起人的方式募集股本。
中国民生银行是一家接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新机制之下的新银行,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企业法人。在经营管理上实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董事会科学、民主的决策,保证了银行正确的发展方向,股东大会、董监事会作用的充分发挥,成为民生银行发展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中国民生银行以高科技、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全力扶持他们中的优势企业上规模、增效益。1998年,中国民生银行进一步提出了以非国有、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作为民生银行的主要目标市场。全行“百家重点客户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民生银行信贷工作开始转向集约化经营阶段。企业的兴旺发达,也带动和促进了民生银行的发展,开始形成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新型银企关系。
中国民生银行在内部控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中国民生银行是中国银行界第一家依照国际惯从事贸易编制财务报表,并聘请普华会计公司进行审计的商业银行。
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所关注。中国民生银行成立10年多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它不断夯实基础、发展壮大的历程。成立至今,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递增,并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
2000年12月19日,中国民生银行A股股票(60001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由此跨入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壮大了实力,改善了资本结构,获得了各项业务发展的新契机。实现了股票成功上市的中国民生银行,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民生银行自上市以来,按照“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培育人才;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敬业守法;讲究质量,提高效益,健康发展”的经营发展方针,在改革发展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推出了“大集中”科技平台、“两率”考核机制、“三卡”工程、等级支行制度、独立评审制度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实现了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战略目标,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的商业银行形象。